117
[理学]流体力学第3章第二版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讲解.ppt
[理学]流体力学第3章第二版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讲解第三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3.1 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 §3.2 流动的分类 §3.3 流管 流束 流量

§3.4 连续方程
§3.5 动量方程 §3.6 能量方程 §3.7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3.1 描述流体流动的方法
一、欧拉描述(欧拉的眼睛)
1.方法概要 流场:充满运动流体的空间 着眼于流场中各空间点,通过了解流场中所有空 间点物理量(流速、温度、密度等)的变化规律,来获 得整个流场的信息。

2. 研究对象: 某一时刻空间各点的流速分布

3. 描述流体速度空间分布的不同方式 流场: u  u( x , y , z , t ) v  v( x, y, z, t ) w  w( x , y, z , t )

二维速度剖面(也属于流场速 度分布):

u =u ( x, y)

y
u( x , y , z , t )  x v( x, y, z, t )  y w( x , y, z , t )  0

x

y

u( x , y, z , t )  y v( x, y, z, t )   x w( x , y , z , t )  0
x

与时间无 关的流场

u( x , y , z , t )  x v( x, y, z, t )  y w( x , y, z , t )  0

u( x , y, z , t )  y v( x, y, z, t )   x w( x , y , z ,
231
[理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程》.ppt
[理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程》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课程 电子讲义

内容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 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综合指标 动态数列 统计指数 抽样推断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主 要 内 容
一、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统计学 的

一、学习提要和目标 统计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 动,是向实际做调查研究、占有大量材料,从量 的方面探讨事物的联系,以认识客观世界。社会 经济统计活动则是运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社 会经济现象的状况和变化趋势。所以,统计是认 识社会的有力武器。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统计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 (或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统计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方面的职能。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有: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变异和变量、统计指标和指 标体系。 统计信息的提供是依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完成 的。 本章具体内容如下图示:

内容框架: 内容框架:
“统计”含义 统计” 统计 统计学研究对象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大量观察法 统计学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法 归纳推断法
179
[理学]00-《EJB30入门经典》复习.ppt
[理学]00-《EJB30入门经典》复习00-《EJB30入门经典》复习
58
[理学]经典力学基础.ppt
[理学]经典力学基础

?

第一章 经典力学基础

本章1讲 本章 讲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徐靖编

第一章 经典力学基础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首先要研究物体怎样运动, 首先要研究物体怎样运动,然后才能 研究物体为什么运动。 研究物体为什么运动。 —— 结构框图
运动学 质点和 刚体 参考系 坐标系 运动的 两类基 描述 本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徐靖编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意) 1564- 1564-1642

相对 运动 (不讲)

重点: 重点: 1.模型: 质点、质点系、刚体、 1.模型: 质点、质点系、刚体、 模型 2.概念: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 2.概念: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 概念 角位置、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角位置、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惯性系、非惯性系; 惯性系、非惯性系; 3.计算: 3.计算: 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计算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徐靖编

质点和刚体 一、基本概念 1、质点:当物体的线度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 质点: 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 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将物体抽象为一个具有质 但无形状大小的“ 量,但无形状大小的“点”。

思考:
质点和几何学上的点有什么不同? 质点和几何学上的点有什么不同? 它是否一定是宏观尺度很小的物体? 它是否一定是宏观尺度很小的物体? 2、质点系:
43
[理学]经典力学的建立.ppt
[理学]经典力学的建立

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1.运动定律的建立 1.运动定律的建立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3.牛顿和他的<<原理 牛顿和他的<<原理>> 3.牛顿和他的<<原理>> 4.分析力学的发展 4.分析力学的发展

16世纪 , 伽利略首先对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 16 世纪, 伽利略首先对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 。 他首创科 世纪 学实验方法,探索力和运动的普遍规律, 学实验方法,探索力和运动的普遍规律,发展了足以描述质点 加速运动的数学理论。 加速运动的数学理论。 后来, 牛顿总结、 阐明和推广了伽利略的动力学原理, 后来 , 牛顿总结 、 阐明和推广了伽利略的动力学原理 , 在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1687年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1687年, 他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他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总结了当时所了解 到的力学规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到的力学规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牛顿之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争论, 牛顿之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人们建立了三大守恒定 后又经高斯、拉普拉斯、拉格朗日、 律。后又经高斯、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哈密顿等人几十年的 努力,创建了分析力学,对力
54
呼吸系统内科护理学_经典题型.pdf
呼吸系统内科护理学_经典题型呼吸系统内科护理学_经典题型呼吸系统内科护理学_经典题型
1篇相似文档
84
[理学]弯曲-理论力学_经典.ppt
[理学]弯曲-理论力学_经典

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 对称弯曲) 最基本常见的弯曲问题 ——平面弯曲(对称弯曲)
f1 q

对称轴
f2

纵向对称面

fa

梁变形后的轴线与外 力在同一平面内

fb

1. 荷载(q,f,m)都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荷载( )都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2. 弯曲时梁变形后轴线也在纵向对称面内。 弯曲时梁变形后轴线也在纵向对称面内。
材料力学多媒体_孙艳 例题 1

非对称弯曲—— 1、梁不具有纵对称面; 非对称弯曲 梁不具有纵对称面; 2、梁有纵对称面,但外力没有作 梁有纵对称面, 用在纵对称面内, 用在纵对称面内,从而变形后轴线 所在平面与梁的纵对称面不一致。 所在平面与梁的纵对称面不一致。
z

θ x
f y

z f θy

特定条件下,发生非对称弯曲的梁变形后其轴 特定条件下, 线所在平面也会跟外力所在平面相重合, 线所在平面也会跟外力所在平面相重合,因而也属 平面弯曲。 于平面弯曲。
2 材料力学多媒体_孙艳 例题

ⅱ、梁的计算简图 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 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 1、支座的基本形式 (1)固定端 (1)固定端
b

计算简图

约束反力
fa a q0 ma
3 材料力学多媒体_孙艳 例题

mr frx

fry

由其右边分离体的平衡条件同样可得 a

∑f

y

=0

fa

f fb b

m

fs − f + fb = 0 f (l − a ) fs = f − fb = l

a x y fa m fs c x m fs m
115
[理学]第1章 时空与运动的经典表述.ppt
[理学]第1章 时空与运动的经典表述

第一章
时空与运动的经典表述

§1.1 绝对时空观的形成

1.1.1 哥白尼革命 古代人们对宇宙天体结构认 识的两种不同见解: 识的两种不同见解: • 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 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 322bc) 多德(aristotle,384bc 322bc)等人最 先提出了“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先提出了“宇宙以地球为中心”的观点

公元二世纪 托勒密( 托勒密(ptolemy, a.d.90-168) ) 亚历山大城的托 勒密集大成,提出了 历史上著名的“托勒 密地心说”,使古代 天文学的发展达到了 高峰。他写下的一部 十三卷巨著《天文集》 被看作古代天文学的 百科全书。

宇宙有“十重天” 宇宙有“十重天”, 这是九个运转着的同心的 晶莹球壳。 晶莹球壳。最底的一重天 月亮天 其次是水星 水星天 是月亮天,其次是水星天 金星天 太阳居于第四 和金星天;太阳居于第四 重天球上, 重天球上,它是宇宙的主 世界的灵魂, 宰,世界的灵魂,它以巨 大的光辉照亮宇宙; 大的光辉照亮宇宙;第五 到第七重天依次是火星 火星天 到第七重天依次是火星天、 木星天和土星天 天和土星 木星天和土星天;第八重 恒星天 是恒星天,全部恒星象宝 石一般镶嵌在这层天上; 石一般镶嵌在这层天上; 第九重
47
[理学]工程数学 课件 经典 精品课程.ppt
[理学]工程数学 课件 经典 精品课程大学数学教程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主讲: 主讲: 郑修才

山东大学数学院
张 长 华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egral transform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1 1.2 1.3 1.4

复数及其运算 复平面上的曲线和区域 复变函数 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张 长 华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egral transform

§1.1
一、复数的概念

复数及其运算

1、产生背景 2、定义:形如

z = x + iy 的数称为复数,其中 i = 1 称为虚单位,x, y为任意实数,且记
y = im z) 分别称为 (
的实部与虚部。

z

张 长 华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egral transform

二、复数的表示法
---用坐标平面上的点 1、(复平面上的)点表示 ---用坐标平面上的点 复平面上的)

y

(1)此时的坐标面(称为 复平面)与直角坐标 平面的区别与联系。

y
r θ

p ( x, y )

x
(2)复 z = x + iy与 ( 数 点 x,y) 成 构 一 对 关 , 数 一 应 系 复 z=x+iy 由 x,y) 一 定 ( 唯 确 。
张 长 华

x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

向豆丁求助:有没有理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