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14:议论——画龙点睛耀华章

  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 14:议论——画龙点睛耀华章     知  识点透视   

         在五种表达方式中,议论对我们而言要比记叙、描写陌生得多,理解起来也困难得多。什么  是议论?说白了,议论就是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者某一人物谈论自己的看  法,也就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文章的  思 想 更 深 刻 、主 题 更 显豁 。 其 运 用一 般 有 如下 三 种 形式 :    

         一、用在文末,揭示主旨。这是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往往是写一个事件,  然后在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揭示这一事件所包含的意义、道理以及对生活的启示等。美国作  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   

         二、用在文中,过渡有力。在记叙文中,为了在过渡时既总结上文的主要内容,又使下面的  展开更有力,作者往往使用议论句,来承上启下。如张晓风的《行道树》:神圣的事业总是痛  苦 的 , 但 是 , 也 唯 有 这 种 痛 苦 能 把 深 沉 给 予 我 们 。    

         三、叙议结合,时时点题。在记叙文中,作者为了把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影响  读者,往往在记叙的过程中,夹叙夹议。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多处运用议论,表明自  己 的 追 求 和 品 质 。    

    名  家美文   

    帝  王 蛾 的 故 事    

    佚         名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  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  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  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  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  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  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  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  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  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  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  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  的翅膀。   

         成功人士的人生际遇,如同帝王蛾一般。我们不指望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完全  可以做自己的帝王!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的隧道,不指望怜悯  的双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  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越那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寥廓美丽的长天,从  而成就了自己的“帝王”梦想,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千古传颂的佳话。   

         我们不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都是这  样吗?当我们遇到了环境恶劣的时候,当我们感叹没有遇到好的机遇的时候,事实上不就是  在困难面前、在狭窄的隧道里艰难地穿行吗?假如能够战胜困难,假如能够勇敢面对,不就  可以胜利穿越它而享受到那美丽的飞行吗?但是,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抱怨,抱怨没  有个好环境,抱怨没有遇到明君,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抱怨为什么机会总  是降临在他人头上,抱怨生活的条件差。当我们满腹怨言时,我们自己在做什么?谁会给我  们 一 双 高 飞 的 翅 膀 ? 谁 也 不 会 , 只 有 我 们 自 己 !    

         【 阅 读 手 记 】    

         这是一篇典型的叙议结合的美文。文章记叙了帝王蛾生命成长的历程,描绘了它们通过鬼门  关的艰难情景,清楚地揭示了帝王蛾之所以能够成为蛾之帝王的真正原因,并由此展开联想,  想到了成功人士的人生际遇,同样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磨难,“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最后方能成就自己的“帝王”梦想,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千古传颂的佳话。在此基  础上,作者再展开议论,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每个人在人生的路途上都会遇到许多  的困难和挫折,遭受许多的不幸与痛苦,唯有靠自己,方能做自己的帝王,去拥有一个灿烂  辉 煌 的 人 生 !    

      

    佳  作示例   

     曹 操 , 真 英 雄 也    

       易        奇    

         曹操乃人中之龙,乱世之英雄也。   

         论 眼 光 , 曹 操 真 英 雄 也 。    

         早在曹操刚刚崛起的时候,他就曾与刘备一同煮酒论英雄。曹操问:谁乃当世之英雄也?备  答:袁术、孙坚等人。曹操哈哈大笑: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吾二人。备闻此言匙惊落于地而  曹操神情自若。后来果不其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故曰:论眼光,曹操真英雄也!    

    

         论 胸 怀 , 曹 操 真 英 雄 也 。    

         曹操的用人之道是:唯才是用,不计前嫌。曹操对手下的大将张辽亦是如此。早年张辽为吕  布的部将,在濮阳城中放了一把大火,烧得曹操好不狼狈。后来破了吕布,曹操不计前嫌将  其招安,为己所用,后来辽也在赤壁之战中立了战功。故曰:论胸怀,曹操真英雄也!     

         论 谋 略 , 曹 操 真 英 雄 也 。    

         曹操比之袁绍,名微而兵寡。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几万兵力力挫袁绍几十万兵力,非为天  时,亦人谋也。他深知袁绍优柔寡断,出奇兵袭袁绍的囤粮重地乌巢,并于仓亭一举击败袁  本初,此为何,难道不是因为曹操出众的智谋吗?故曰:论谋略,曹操真英雄也!   

         论 忠 心 , 曹 操 真 英 雄 也 。    

         世人皆骂曹操奸臣,谋逆篡位。可曹操并没有篡位,最多也只是官至魏王,只是在死后他的  儿子曹丕篡位封他为先王,可曹操到死也没有称帝。反而时被称为忠臣的刘备、孙权先来称  帝。试问谁忠谁奸?其实不言自喻。故曰:论忠心,曹操真英雄也!   

         论胆、论智、论忠,曹操皆可论为英雄也。   

           (作者系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学生)   

         【评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叙议结合的佳作。标题即为总论,开篇一句总提全文,之后从眼光、胸怀、  谋略、忠心四个方面着手,且议且叙,深刻、全面;故事剪裁得体,简约、生动。末段总结  全文,再次点题。全文构思精巧,视点新颖,言之有据,足见小作者研读《三国》之深,是  一 篇 不 可 多 得 的 好 作 文 。    

         【 写 作 训 练 】    

         题目:花样年华告别幼稚的童年,我们走进初中,在这如花的季节里,我们有着许多梦想和  期 待 , 有 着 许 多 感 受 与 思 考 „„ 请 你 用 上 面 的 文 题 写 一 篇   600   字左 右的 记叙 文。   

         【 思 路 点 拨 】    

         青春少年,花样年华,那些故事一定有青春的浪漫,青春的风采,青春的思考,青春的感悟。  若用横向思路构思,可以通过一组镜头,写出花样年华中的激情与诗意,运用议论,抒写自  己对花样年华最理性的思考;若用纵向思路构思,可以叙述一个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动人  故事,表现花样年华的喜悦、伤感、成长,然后运用议论,揭示文章主旨;也可以先勾画场  景、描摹画面,在结尾处“卒章显志”,写出自己在花样年华中的感悟。   

      

    名  家美文   

     常 想 一 二    

     林 清 玄    

         朋 友 买 来 纸 笔砚 台 , 请我 题 几 个 字挂 在 新 居客 厅 里 补壁 。    

           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写书法了。     

         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   

         我 便 在 朋 友 面前 展 纸 、磨 墨 , 写 了四 个 字 “常 想 一 二” 。    

         朋 友 说 : “ 这 是 什 么 意 思 ? ”   

         我说:“意思是说我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  谅 我 了 。 ”   

         看到我玩笑的态度,朋友说:“讲正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俗

   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  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  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  成 的 不 如 意 所 打 倒 了 。 ”   

         朋 友 听 了 , 非 常 欢 喜 , 抱 着 “ 常 想 一 二 ” 回 家 了 。    

         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  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对于好  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事事如  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一幅写意的瓶花。   

         没想到过几个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起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的困扰,朋友有一天  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  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  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  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事,也不会在乎锦上添花、  雪 中 送 炭 或 落 井 下 石 了 。    

         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历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地寻索出  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感想。这种感想,正是“常想一二”的感想。   

         “常想一二”的感想,乃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  静 的 消 息 , 乃 是 在 濒 临 窒 息 时 , 有 一 次 深 长 的 呼 吸 。    

         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十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  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  苦 上 加 苦 了 。    

         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学会面对苦境的方法。我总是想:从前万般的折磨我都能苦  中做乐,眼下的些许苦难自然能逆来顺受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  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  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是  为 他 们 开 启 莲 花 所 准 备 的 。    

         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  持 、 乐 观 与 勇 气 。    

         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原来,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 选 自 《 文 化 博 览 》   2006  年第    5   期 )    

           【 阅 读 手 记 】    

         “常想一二”,多么精妙的论断!文章起笔以朋友求字的故事引出下文,之后以自己的境遇  正接反起,突出了“常想一二”之妙用。转而用名人成才的公式深化了“常想一二”之于人  的重要性,最后合而为一,总结全文:“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叙议之间,  水乳交融。作家自己的故事让人感动,他率真的议论更是为我们拨开了生命的迷雾。     

      

    佳  作示例   

     我 因 平 凡 而 自 豪    

     马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