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作文技巧点拨:高分作文的七个关键词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近于一半的分值表明了它的分量,  它的成败决定了语文的成败,而语文的成败又对全局造成影响,无数事实表明:考试不仅是  基础战、实力战,更是心理与智慧的较量。谁洞悉了中考的趋势,谁就掌握了了写作的方向,  谁拥有应战技巧并全面备战,谁就能在自己开放的田地里收获硕果!

   如何使中考作文获得高分呢?那就要想办法征服阅卷老师,  从阅卷老师和专家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出获得高分的秘决是拥有以下七个关键词:漂亮、  切题、充实,真挚、新颖、形美、文采,考生只有在这些方面精心准备,呈现亮点,才能打  动阅卷老师,获得高分!

   第一:漂亮——握在掌心中的王牌  

   一、含义阐释

   漂亮,即卷面美观,以书面的整洁、书写的美观、字体的规  范、行款正确的魅力来激起阅卷人愉悦的情感。书面的整洁是指不随意在卷面上勾涂画抹,  减少“铁丝网”与“烂泥巴”;书写美观,是指字迹清楚、匀称、好看;字体规范、署名位  置适宜,隔行、顶格、标点符合要求。这四项是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是审美者的第一印象,  也是考生握在手掌心里的一张王牌,是取胜的基础。这种外部形体所产生的魅力可以使人直  接获得美的享受。

   相反,这个脸面龌龊丑陋,阅卷者立即就产生一种厌恶感,  他们会疑问:连字句落款都有问题的人,会写出好文章吗?由于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作的文  章内容充实,他们也不愿细读,更不会研读,笔下误判,岂能怨人。而“字迹不易辨认,错  别字多,卷面不清洁”,应判为五类文。考场作文切忌涂改,尤其是那些无碍大局的细枝末  节,更不可大肆砍杀,正像人有脸上长了一个小疙瘩,本来也不会留意,而他们非要用紫水  贴上膏药,弄个花脸,结果不仅得不到欣赏,反而会令人讨厌,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切不可  因小失大。

   二、高分策略

   “文若其人,字若其人”。文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的语  文素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要求“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卷面整洁”,清秀的字迹整洁  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这是考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外在显现,也  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给人以爽心悦目之感,无形之中就可得到一点  “感情分”。让我们记住这样两话:“丑陋是作文打不赢的官司”,“漂亮是笔下留情的王  牌”。

   综观一类文面,书面美观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一般不用涂改液、改正纸。

   使用涂改液、改正纸,虽然改掉了一个字,但却在文面上留  下了污迹,甚至改成模糊一堆,再填上字后往往加黑,弄得脏兮兮的一片,影响文面整洁。  平时要养成不用涂改液,改正纸的习惯,并且要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和技巧。

   2、不用浅色的钢笔和圆珠笔。

   试卷的用纸一般颜色洁白,答卷时用浅色笔,对比度不大,  让人看起来比较费力,即使好字,也出不来文面效果。特别是浅色圆珠笔写出来的字,细软  无力,不便于阅读。特别是一些年经大一点的老师,眼睛不好使,看这样的文字就特别累,  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说是吗?用细而淡的笔书写,对自己的眼睛也有伤害。用钢笔  并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爱涂改的学生慎用),这样一来,会收到“白纸黑字”的清晰效  果,对比鲜明,易于辨识,美观大方,使阅卷老师容易“一见钟情”。

     3、注意最基本的书写要求。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字反正也不美,就干脆放弃对书写的要  求。其实,你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使自己的文面提高一个档次。不求书法美,只求工整清楚;  不求遒劲漂亮,只求笔笔规矩。忌连笔字,忌细长不稳的字,忌忽大忽小的字,忌挤扭成团  的字。笔笔交代清楚,字重心下移,字体大致均匀统一。

   4、力戒写错别字。

   按一般规定,在一篇作文里,出现了个别错别字要扣作文总  分的1 分。错别字往往还会严重影响作文的得分,造成写错别字的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对  字的字义理解不清,对字的结构写法不明白;二是写字粗心大意或是写字有坏习惯,随意加  笔、减笔,造成不必要的错漏。有时也可能是笔误,写好文章后要仔细审读一遍。

   5、正确使用删除、修改符号。

   考场难免出现一点书写的错误,需要删除文字时,不宜涂成  黑块。抹去一行,不宜“刷”成黑条,而应使用正确的删除符号,修改符号,保持文面洁净,  使内容清晰可辨。

   6、准确控制字数。

   近年来,中考作文要求600 字以上。而中考评卷时,我们经  常见到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够600 字,按中考评卷规定,每少50 字扣1 分。实际上,字数  不够往往被认为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以臃  肿的感觉,阅卷者一看就反感,这样的作文自然得分也不高。另外还浪费了许多时间,实在  是出力不讨好。

   7、合理控制字的大小。

   写字时,大小应以字满格又不出格为好。“字满格,”是说  写的字不要太小,致使评卷老师看得吃力。试想,把字写得像芝麻一样小,老师改卷时,简  直要像福尔摩斯似的,拿个放大镜才能看得到。这样的文章能得高分吗?我想,格子有多大,  你就写多大的字。字写大了,地方宽裕了,才比较容易安排字的结构。“出格”,是说字写  得龙飞凤舞,张牙舞爪似的不甘心待在格子里,要爬出来咬人一样,致使评卷老师不愿意看,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8、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

   讲行款式,一是标题要醒目,一般写在一行中央,两边留出  大致相等的空格,不要拟很长的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如果是两个字是标题,两个字之  间要空一格,显得舒展大方。标题与正文之间,我认为可再容一行。正文头要空两格,每段  开头也是如此。如写应用文,书信体等,当然更应该按照应用文的格式行文了。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正确”主要指使用标点符号规范,准确。规范指标点  单独占一格或两格;有些标点不宜在行首使用,如句末的点号;有的标点不能在一行之尾使  用,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有些标点不能兼跨两行如省略号、破折号等,标点  符号;标点16 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  系和语气,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七种;标点主要标明语句  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总之,文面是你的答卷给人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能忽视!

    第二:切题——优秀作文的标志  

   一、含义阐释

     近年来,为了在中考作文中真实考查考生在语言方面的思维  和表达能力,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纷纷降低了审题的门槛,引得一片叫好之声。但是,降低  审题障碍并非不要审题,扣题意识,实际情况是,在中考作文阅卷中,评价一篇作文的优劣,  最基本、最关键的标准的标准就是切题!

   所谓“切题”有如下两层含义:

   其一是能扣住题目限定的范围行文。如这几年的话题作文题,  绝大多数均明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此外还有诸如“只能写记叙文”等  文体限定。这是浅层次的切题要求。

   其二是能扣住题目的深层含义,切中题旨。这往往要求文章  内容能够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的比喻义、引申义,关键词语之间的主次从属关系,题目所提  供的材料的隐含意义等。这属于深层次的要求,例如2006 年考考辽宁卷的作文题要求以《肩  膀》为题,题旨便明显倾向于“肩膀”的比喻义,考场作文要想得到高分,就要做到紧扣题  目的深层含义。

   二、高分策略

   (一)准确审题。即对作文中有关材料、关键词、提示语等  进行细心的审查分析明确要求。

   1.仔细审读作文材料,弄清材料中的暗示或倾向。如 2006  年湖北卷满分作文《三生有幸遇上你》即紧扣题目中的关健词“三”字拟题。作文材料中提  示道:“这些词语既是社会文化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  生哲理。”便是明确告诉考生,随随便便选一个带“三”的词语是行不通的。

   2.仔细审读提示语句,明确题材范围。

   3.仔细审读关键词语的含义,深入思考题目的命题趋向。例  如2006 年北京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关键词是“符号”,指代表了北京的文化待征并具  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可见这个命题涉及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范畴。

   4.仔细审读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明确主次从属因果逻辑。例  如2006 年江苏卷以“人与路”为题,就应该审读出“人”与“路”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的关系。这样立意就能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哲理层面上来了。

   5.仔细审读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有多大的施展空间。

   (二)精妙表述。准确地确定文章的主题后,应当用一个观  点鲜明的主题句表述出来,没有必要跟阅卷老师捉迷藏,玩深沉。

   (三)及时补救。考场作文完成的时间紧,不可能慢条斯理  地打好草稿再誊写,所以出现偏题、跑题在所难免。因此一方面自己要加强防范意识,写完  一段文字后就回头审查本段内容是否扣题,是否偏离了预先设定的思路。如果发现了离题的  内容,就要迅速截住,使之回到中心内容上去。如果发现已经跑题,只有尽量将能体现主旨  的语句不断反复穿插到作文的适当位置,把偏了跑了的题意尽量往回拉,从而深化扣题感,  淡化跑题感,减少失分的可能性。

   考场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主观意图,考生在作文  时要顺应着命题者的主观意图,扣住题旨关键,严格按要求作文,才能使自己远离作文偏题  或跑题的困惑,取得理想的作文成绩。

   第三:充实——展示作者深刻的文化  底蕴

   一、含义阐释

   从2006 年起,中考作文评分设立“发展等级”的要求,作文  的教与学都很注重“亮点”的打造,不少考生不在文章内容上下工夫,而是片面追求形式的    新奇,殊不知内容不好,形式的新奇就成了无用的花架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第二位的。  优秀的文章,应该先有好的内容,再配以恰当的形式,最终做到形质兼美。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言之有物,写进文章  里的材料要有较高的质量,所选材料对表现主题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无用的、单  薄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内容”不仅指材料(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还包括思想感情、  观点看法等。

   因此,首先要做到真实,不能杜撰;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需  要合情合理。其次,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要力争新颖独到,尽量避免大众化、雷同化。再  次,记叙文中的记叙应该做到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应该做到要素  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应该做到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二、高分策略

   (一)、学习中要广泛阅读,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积累素材是写作的一个基础,只有广采才能博收,采百花而  后才能酿蜜;胸中有丘壑,笔下才能滔滔汩汩,挥洒自如。积累素材,首先要广泛阅读,但  “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无异于在沙漠上行走者的足迹,我们也许能够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  若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所以,我们更要做生活中的有心  人,在生活上观察、思索、积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峰河流、身边琐事、国家大事、  国际风云都是我们写作的材料,大事小事、只言片语,日积月累自可集腋成裘;自己的“腹  中”逐渐充实起来,笔头也就自然会溢出华美的辞章。

   (二)、构思时要尽情联想,组织材料。

   1、联想古人,名人和书中人

   放眼古今中外,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天才、体坛  名将、政治领袖,他们那精彩的人生、奋斗的历程、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常给我们无数  充满智慧的启迪。在文中恰当运用这些古人、今人或书中人物的事例,或抒以情感、或当作  论据,不但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可以表现你有广博的知识面。你的文章书香飘散,读  者自然为之叹服。

   2、联想新闻热点,国家大事和国际风云

   虽然中考作文设题回避社会热点,但不等于我们文章可以不  关注社会生活。古语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冰是时代气息和时  代特征,“事”包含家事、国事、天下事。古人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我们的作文也要有时代气息,要反映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歌颂当前社会的新风尚,抨击  当前社会的弊病,更要表达自己当时所处时代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的观照、反思、表达。

   3、联想名言名句,俗语谚语和歌词

   写文章,需阐明事理,以飨读者。名言名句、俗语谚语,是  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歌词往往蕴涵事理,抒发真情;而且它们大多已被人  们认可,且脍炙人口。因此,引用名言名句、俗语谚语或歌词,可展现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  非同一般的语言组织能力;恰到好处的引用,可使你的文章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三)选材时要力求新颖、厚今薄古

   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讳旧、俗,阅卷老师看到常见的材料,首  先就感觉不佳。材料要新颖,至少不能只用别人用滥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的故事,许  多考生作文中,总出现那几个“永久”的例子,如爱迪生不怕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适合用的  灯丝,居里夫人在极困难的条件下提炼出了镭,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铁  杵磨成针” 的道理,张海迪战胜残疾学会四国语言等,我们应该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    生活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物。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  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这样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四)展开联想、想象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联想和想象是这种创造性思  维的两翼,只有张开双翼,才能腾飞。浏览近几年中考作文,我们更是惊喜地看到,正是有  了想象,中考作文面花园里才永远花香满径,香飘千里,才永远蝶飞蜂舞。

   1、联想

   联想是同甲事物想到与此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的  思维过程,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联想合理,一是  强调两者相似或相关,一是合理地使用各种联想方法。

   2、想象

   想象,就是指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构想出不曾见过  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中考作文,创造性用想象,能让你的思维穿越时空,连缀古  今。采用下列方法,会让你的想象浪漫、神奇。

   (1)故事新编,老树绽了新枝。

   近几年,考生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寓言神话等大胆改造,  并巧妙地融入了时代气息,翻新出奇,让老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演绎出一批中考满分作  文。请看:

   秋风撩起了他散乱的头发,也吹皱了一池乌江水,他那刚毅  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忆起年少时叔父说过的那句话,是啊,就在今晚。他回看不远处的营帐,  那里有他曾经的辉煌和

   如今的颓败。他不忍再想,只是用手轻着身边马儿的鬃毛。望着这依旧清澈的乌江水,自己  的虎目竟有些发胀的感觉。连忙把头扭向一边„„

   几笔勾勒,把读者带回两千多年前的古场,让人如临其境。  想象,让这个陈年往事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彰显出时代的主题,展示出动人的艺术魅力。

   (2)童话寓言,编织出生活精彩。

   童话、小说、科幻故事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作者可上天  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真可谓无所不  能有,无所不可有,这些文体纷纷登场,显示出动人的艺术魅力。请欣赏:

   我是一棵小小的芦苇,看红润的太阳羞涩地将脸庞悄悄藏入  地平线,听快乐的黄莺休息时的喃喃私语,感受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不因寂寞而选择逃避,  因为我拥有美丽的静湖,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快乐。

   以物的视角切入,新颖不俗,便于叙述线索的展开,这样富  有想象力的作文,当然很有人气。

   (3)组合嫁接,让人物栩栩如生。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  就是组合法,可以说,组合嫁接,给中考作文腾飞插上了翅膀,使故事场景更绚丽,人物形  象更丰满,更栩栩如生。请欣赏:

   望过去是蓊郁的、没有边际的梧桐树,那是怎样的撩人心魄  的美丽!我喜欢摸它盘虬虬卧龙树干,聆听着树叶沙沙的耳语,透过叶隙欣赏那洒落在地上  斑斑点点的阳光。每一棵树都是最亲密的朋友。春去冬来,我在树下树上捉迷藏,或在树下  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或拿着一本书,搬上一把竹椅,在树阴下静静地看书。偶尔有小鸟在  枝头跳跃,树、人、鸟也便融为一体了。

   第四、真挚——拨动阅卷人的心弦    

   一、含义阐释

   文章贵在“以情动人”,优秀文章大都是“感情真挚”的典  范,它们或酣畅淋漓,或情意缠绵,或浓墨重彩,或质朴自然„„我们无不为这样的文章中  表达的真挚感情而感动。为此,中考作文评分细则的“基础等级”里把“感情真挚”作为重  要的一条。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能  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和装饰感。此外,“感情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  包括正确的社会观、积极的人生观、鲜明的是非观、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爱憎分明的感  情倾向,反之,那些消极、颓废、灰暗甚至低级的感情表达是文章的大忌。

   二、高分策略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达到“用真情去打动别人”的目的呢?  

   1、用心体验。

   你会发现生活中还是有许多感人的人和事的,大到中央电视  台评出的“十大感动中国的的人物”,小到日常生活中同学间友好相处,哪怕就一句关切的  话语也可以温暖你的心。只有你用心体验让自己被深深感动了,你才有可能通过你的表达去  感动别人。

   2003 年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米粒•谷粒•血汗》  通过一次到同学家吃饭这样的平常的小事,作者感受到是父辈劳动的艰辛和对父辈由衷的敬  意。文章深深打动了阅卷卷师,自然也得到了高分。

   2、学会表达。

   有了深切的体验,还要把体验到的表达出来,可以用第三人  称,这样便于对角度叙述,使情感表达冷静客观。当然,你也可以用第一人称,这样更容易  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文章的亲切感,又便于作者更好地抒发感情,达到以情动人的  目的。在表达中,不要盲目夸大,不要无病呻吟,更不要靠堆砌华丽的辞藻以掩盖自己感情  的苍白,反之,如果你是真心表达,态度诚恳,肯定会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的!

   3、描写细节。

   感情的表达,可以是直抒胸臆,更多的融情于事,要捕捉生  活中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细节,

   甚至是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无不意味无穷。写文章就是要  抓住这些细节,传神地描写这些细节,用饱含感情的细节去打动读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  细节来写,真正想要“以情动人”可能要变成一句空话了。

   4、弘扬正气。

   “文如其人”,就是说,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先学会做人,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勿庸置疑,肯定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一个自私  自利者肯定是个不会受人欢迎的,他也一定写不出好文章。为此,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这样才有一腔正气,孟子也说:“我善养我浩然正气。”一篇正气、大气的  文章肯定让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反之,如果平时不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思想消极、  精神委靡,甚至思想低级庸俗,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高雅不到那里去,如果在文章中再  一味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把考场作文作为发泄不满的渠道,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平  时要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与名著亲近,与大师亲近,你文章流露出的自然就是才气、正  气和大气了。

   第五、新颖——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  

     一、含义阐释:

   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  作画。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  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  上有多么透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像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因为不落窠臼,才显得新颖,文章要新颖,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立意中的“立”就是确立;  “意”则指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  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可见,  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  法进行。

   二、高分策略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  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  主要取决于它。

   1、立意要考虑高度

   所谓高度,即作者站在时代的前头俯瞰时代,俯瞰写作对象  的现象,正确地揭示其本质,写出深层次的思考。把最高的“意”,最好的“意”最美的“意”,  最新的“意”传达给读者,影响读者,催人向上,激人奋进,这才能说你站到了一定的高度  立意。

   2、立意要选好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就可得  到不同的观点,这就为立意的独到奠定了基础。比如《滥竽充数》这个材料: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有南郭、齐宣王、齐湣王、299 位乐师,  但由于人们对这个故事太熟悉了,立意时,往往只囿于南郭的角度,形成立意上的定见:不  要不懂装懂。这种立意不能说错,但缺乏独到性。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如:

   (1)从齐宣王的角度:反对官僚主义。

   (2)从文王的角度:引进竞争机制,杜绝滥竽充数。王“好  一一听之“,这就好比引进了竞争机制,每个人必须有真本领,而且不断提高演奏水平,才  能有在乐队里继续生存的可能。

   (3)从299 位乐师的角度:试想,南郭能够长期滥竽充数,  实在跟那299 位乐师有关。

   3、立意要力求新颖

   作家叶文玲在《我的“ 长生果”》中说得很中肯:“作文首  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里实际上谈的就是立意要新颖。  作文时,不可看到生活中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  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

   本来差生通常是不被人关注的群体,也很少选作考场作文描  写的对象,可2006 年上海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却突破这  一思维定式,文中写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  他们渴望理解和关注,作者将差生的心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思想深刻,启人思考。

     再如,“老师,我对您说”为题,一般学生都会从“差生需  要老师关心 ”的角度立意。而有一位同学却反弹琵琶,从“我是好生,好生更需要您的关心”  的角度立意,解剖自己,找出了自身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他认为只因为是“好生,”学习成  绩好,就“一白遮三丑”,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好生的发展前途未必好。  接着又列举近年来报上披露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弑友”、  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张亮“虐猫”等事件,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好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他还  宕开笔默,写道:“纳粹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是杰出的技术专家,但他还不是像浮士德一样  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纳粹文人的智慧成了野蛮的杀工具,带给人类的只能是灾难!”由于立  意新巧,作者身上的灵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笔墨富有生气,文章也显得大气。

   第六、形美——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  感觉

   一、含义阐释

   毛料不缝纫是一叠碎布,零件不安装是一堆废铁。

   应试作文有了好的意旨、材料和情感,如果不能将它巧妙地  组装起来,那它永远也不会给人形成完整的形体美感。

   所谓形美,是指文章以完美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框架,使审美  对象在整体的自然和谐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就应试写作来说,它的形体包括题目、  开头、结尾、正文的顺序安排、过渡和照应。只有这些方面都显示出美来,才能使人得到完  美的享受。反之,如果考生在这些方面仅是“跟着感觉走”,题目平庸,开头平淡,层次紊  乱,结尾无奇,即使你立意再新颖,才识再高超,情感再真挚,也不能为人所接受。张艺谋  导演的《红高梁》之所能醉倒一大片,他的《秋菊打官司》之所以能倾倒一大批,其实说到  底,它的效应并不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而在于导演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由此可见,安排  好文章的形式写作中,应如何安排好自己文章的形体,使阅卷者产生形美的魅力效应呢?

   二、高分策略

   (一)拟好题,扮靓你的“眼睛”

   有人形象地把作文题目比作人的眼睛,确实再恰当不过了。  一双眼睛顾盼生辉,人就显得精神俊秀,如果双目无神,人自然就萎靡不振了。作文出是如  此,所以有“题好一半文”之说。

   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拟出新颖,简洁、醒目、有文采的标题呢?  我们只要留心一下众多流光溢彩中考佳作的题目,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1、善补题,以小见大。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  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  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体验》、《生命的体验》、《体验孤独》、  《体验长大》、《体验冒险》等,议题从各个角度缩小着眼面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的现象。

   2、巧点化,妙趣横生。指的是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  歌词、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  妙趣横生,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②“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3、妙修辞,匠心独运。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  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等修辞手法拟题,可  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使文章锦花添花。如:

     ①“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③ “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

   ④ “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4、新视角,别开生面。《苦难也是一笔财富》、《真想做个差  生》、《我最需要一剂良药》、《灵魂的乞求》、

   5、设悬念,矛盾生疑。文学上称之为《100 分,我恨你》;《明  天我们有水喝吗?》《?—!》

   6、巧组合,中外交融。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大家比  较熟悉的英语单词或语作为标题。这样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阅读的轻松  感。如:

   ①“爱心”话题——《我的感觉,I am fine 》

   ②“生活”话题——《搞笑课堂One and Tow》

   ③“亲情”话题——《Crazy BABY(疯狂三人组)》

   ④“校园”话题——《女孩,Sorry》

   (二)开好头,画好你的“眉毛”

   文章的开头,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  关系到读者地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那么,怎么才能写出美丽的“凤头”来呢?

   1、开门见山法

   此法又称“直接点题法”。这种方法是起笔入题,或说明写  作缘由,或提出全文主旨,或直奔故事,非常简洁。如《打工》一文的开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中考落榜生,我毅然背起我小小的行  囊,悄悄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虽然艰辛,自己终于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你看,这个开头就非常简洁地导入正题,开门见山地叙述故  事,很美!我想如果我们的作文开头有困难时,直入正题也许是一种最佳选择。

   2、写景抒情法

   请看学生习作:

   暖风习习,夕阳挂在地平线上,闪射着温柔的橘红色的光,  炊烟袅袅,徐徐轻舞,小草和女孩坐在山头上,欣赏着这人间美景,女孩的眉间隐藏着渴望  与无奈。

   3、名言发端法

   请看下例: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  一颗星星。经过了几番起伏,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4、欲扬先抑法

   如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文,开篇说写文章不写女  儿,因为“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