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创新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   

     高考作文立意创  新之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  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  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形成独立之见,就  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  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不远  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  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      

    一、不断超越,抛弃小我  为大家。   

    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  “自我”无缘的,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  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  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  →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如“习惯”,多数考生就习惯写习惯,或生活习惯,  或学习习惯,或性格习惯等,自甘平庸,流于一般。若能从宗教谈到哲学,从理性高度对习  惯加以思考,从科学谈到政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  对习惯发出挑战,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习惯了。这种习惯自然超越了一般,显示了  非凡的才识。   

    二、运用发散思维,古今  中外纵横。   

    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  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考的实质  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  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  联想。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  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正如每一条大道总有许多  岔路,每个人在一生总会遇见不少抉择的关口。是啊,许多事物需要选择。形而上者,如鲁  迅为改造国民性而弃医从文;形而下者,如张爱玲所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选。一条道  路固然单调,但有时候,太多或太难的选择未尝不是一种痛若。这种痛苦,是心灵的痛苦。     

    前些日子,在看陈寅恪的  著作——一些唐宋史论及《柳如是别传》。我感慨于陈寅恪坚硬的品格。他始终保持着一个人  的独立人格、尊重事实,保持着对史学、对民生的终极关怀。国民党时期,他写下“九鼎铭  辞争颂德”;十年动乱中,他又写下“文章唯是颂陶唐”。由于他的坚贞不阿,他屡遭迫害,  以至于哀叹“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他从未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于目  盲脚膑后写成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   

      高考作文立意创  新之多角立体法   

    作文如何选择角度,对于  其成败,常常是至关重要的。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恰可说明这个问题。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什么样的思维方  式来观察、审视、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评论问题等。角度  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尽管高考话题作文的主题是唯一的,不能反其意而为之,但  是只要巧妙转换立意角度来表现,会令人眼前一亮。如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寄以远虑;  或从人文角度来批判,表达忧思;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纵论价值;或从生物科学的  角度表述,推因析果。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立体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  运 用 熟 练 , 便 能 在 考 场 上 出 奇 制 胜 。 常 用 立 意 法 有 以 下 三 种 :     

    一、顺向立意法,即根据  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  如 2003 年高考作文,依据《智子疑邻》的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能凭感  情亲疏远近认知事物,感情阻碍人对事物的认知。   

    二、逆向立意法,即以原  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如 2003 年高考作文,也可这样  立意:感情是促进人正确认知事物的催化剂,正是人有了感情亲疏,才能加深和促进对事物  的认知。   

    三、辩证立意法,即换一  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  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如论述学习“苦与乐”,一般同学会说学习是苦的,只有先  吃苦然后才会快乐。“换一种眼光”呢?对“苦与乐”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苦的  事,有人却乐此不疲;有人认为乐的事,有人却认为苦不堪言。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  还 苦 , 是 心 灵 之 苦 。 这 样 认 识 立 意 就 会 比 前 一 种 观 点 更 高 一 筹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类霜天竞自由,世界因万物而多彩,因多彩而精彩。在这个多元又多极的世界中,每一天都  有新鲜事物产生。很多问题本来就没有一定的答案,如果有,也只有高下之分,而无对错之  分。何必去穷究根底,追求统一呢?还记得历史课上那个教完古代史后的必答题:你最喜欢  哪个朝代?答案是无奇不有,让老师眼花缭乱。谁也没有想去评出一个大众化的“最爱”,  那本身就是无益之举。何必要统一呢?“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呀!战国时的诸  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三国的鼎足之势,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还有唐  的风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及明清的肃穆庄严。无一不美,无一不留下千古的传奇。     

    所以我说:历史因多彩而  精彩。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  轻轻地来。”吟咏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    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  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  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  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  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亮色。   

    所以我说:自然因多彩而  精彩。   

    何必再去争论红楼中的花  魁呢?不正是有了宝钗的端庄,黛玉的优雅,湘云的开朗,妙玉的清高,熙凤的泼辣,晴雯  的俏丽,紫鹃的聪慧,平儿的细致,大观园才得以流光,《红楼梦》才得以溢彩吗?不正是因  为 有 了 各 种 个 性 迥 异 的 人 , 才 构 成 了 这 么 丰 富 的 社 会 吗 ?     

    所以我说:人类因多彩而  精彩。   

        „„   

    是的,太多了。世界上不  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借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  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云来雾往。   

    只因我相信,只有万花齐  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追求一枝独秀呢?   

    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这篇美文联想丰富。采用  立体思维,对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展开了多角度,多侧面联想:“历史因多彩而精彩”、  “文学因多彩而精彩”、“自然因多彩而精彩”、“人类因多彩而精彩”、“世界因多彩而  精 彩 ” 。 视 角 的 广 阔 , 使 本 文 闪 现 出 夺 人 眼 目 的 亮 色 。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大题小作法   

    所谓大,指的是题目可写  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距离也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很多。一  方面,这类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张扬个性、驰骋笔墨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这类题也使考生  难于把握,落笔时不易集中,好比脱缰的野马,失去方向,无法驾驭。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  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  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大题小作,有  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  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  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立意上的化  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  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大  多指细节性的。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大题小作的要  领如下:    

      一、先应判定哪种题目是  大题。所谓大题多为统率的内容,头绪多,不便归类,或概念抽象,题目是一个词,或不好  驾驭,难以将众多而庞杂的内容统一在一篇文章之中。如《父辈》、《面向大海》等。     

    二、限制定向,宽题窄作。  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如“父辈”  可写成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  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三、大胆取舍,见微知著。  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  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如檐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妙文华章,倒  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小题大作法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  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  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  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  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大”和“小”是对立统  一的。“小”是“大”的一部分,“大”必须通过无数的“小”才能体现其本质特征。当然,  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  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  求在写作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虽然处处描写“小”,却要时时表现“大”。这就是我  们常说的“大中选小,小中见大”,按照这条原则去做,我们的作文就可取得一斑而窥全豹,  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那么,小题怎样大作?首先要判定哪些题目是小题。一般而言,小题  的取材多局限在狭小的天地,依题撰文,难以写出份量和厚度。如《“七·一”记事》、《劝  君莫酗酒》等便是。单记“七·一”这天的活动和事件,容易停在一个平面上,有嫌单薄;  单议酗酒对人体的危害,似乎囿于个人的圈子,缺少些社会性。其次,要善于扩大。遇到这  类题目,要尽可能开发“材源”,串起那些相关内容,丰富文章的容量。例如,在日常的凡  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文意是够小的,但却  可以切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的大问题;再如还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  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  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  脉博,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当然,小题大作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  这也应注意。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避实就虚法   

    所谓“实”,指提供的题  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像,或正面  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虚”指抽象地写。  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  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由真实的脚印    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  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  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  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的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法。     

    虚写与实写,是相反相成、  相辅相生的。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像的驰骋而获得更  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  包孕丰富。如上海高考作文《面对大海》,若单纯写景,只将所见所闻,化为文字,停留在表  象的描述,缺乏深层思考,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若由大海联想到“豪情壮志”,又想  到精卫填海的意志和毅力,再想到李斯的“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大。”最后归纳为“大  海孕育生命,大海启示人生哲理”,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行文时要尽可能  唤起自己写作的冲动,创设合理的情境,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大胆地在虚设的  空中驰骋。为此,写景可借助过去的景、将来的景和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写人可借  助杂取合成的、虚拟创造的非真实人物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记事可借助假设的、梦幻的、虚  构的非现实中的事来反映真情实事。当然,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如果只是孤立地虚写,则  必然流为空虚飘渺,使文章空泛贫乏,失去表现力。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由虚入实法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  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尝试”、“诚信”、“感情亲疏和对  事物的认识”、“时间啊,时间”,有些描写议论的对象难以直接表现,        如“独到的感觉”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其效果恐怕不会好,  这就需要用由虚入实法。它需要你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隐寓的道理说得看得见、  摸得着,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论说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正是对这种表现技巧的形象化说明。   1991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把圆想像成一个具体物体,写出一个画面、镜  头或场景。这就要用化虚为实的手法,把圆想像成旭日、夕阳、瓷盘、足球、露珠、车轮„„  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理解题目的隐含意义。  题目除字面上的意义外,还有丰富、深刻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对重点词语,进行反复  推敲,理解蕴意,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如“诚信”包括诚实、有信用,抓住这两个方面  才能真正做到切题。若把诚信理解为真诚、诚意等显然不十分切合本意。     

    二、先发散,后聚合。在  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  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  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如上海高考作文“时间啊,时间”,有考生这样写“是什  么使稻米变成香醇的佳酿?是时间。是什么使咿呀学语的孩童变成沉默的老人?还是时间。  是什么使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变成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也还是时间。时间,是一  个多么伟大的魔术师啊!”作者在议论说理时,采用“虚则实之”的方法,避免了千篇一律  的 干 巴 枯 燥 的 说 教 , 把 “ 虚 ” 的 概 念 阐 述 得 真 切 可 感 。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层层剥笋法   

    成功作文的立意不仅要有  广度,还要有深度。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事物的本质或富有哲理性的东西,  常常掩盖在生活的表象下。文章立意要深,必须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鲜明个性。      

    层层剥笋法也叫“解剖麻  雀”法,它往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登堂入室,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事  理本质。这一层与下层的关系就像逻辑链条一样紧密相连,使说理更加充分。文章的结构对  行 文 的 各 层 先 后 顺 序 有 严 格 要 求 , 鱼 贯 而 行 , 环 环 相 扣     

    如写景,许多同学只是绘  形绘色,停留在表象层次上,而这几句话则不然:“这几株长在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  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份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可他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  真了不起!”显然,作者超越了绘形绘色的表层描写,而透过现象,把握了小草的精神气质,  写出了其神韵,自然出手不凡。再如父母吵架,本是生活中烦恼的事儿,可有位同学透过现  象发现了其中的本质意义:父母都是因为热心于工作,而疏于家务,于是因“柴米油盐”而  “吵架”。这“吵架”的表层现象中却蕴含了父母一心为公的敬业精神。据此立意,写出了  一篇既富生活气息,又具现实意义的优秀作文。   

    在议论文中更是经常运用  这种方法。“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见的递  进式思路。《反对党八股》是通过“摆情况”、“论危害”、“提办法”的论证方法,批判党  八股的八大罪状。在列举这八大罪状时,毛泽东便是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来论证的:前面五  条“罪状”是用现象去剖析党八股的危害。从第六条开始作者从理性分析“不负责任,到处  害人”,而第七条“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第八条“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就更深入地  点出党八股的巨大危害性。这样层层深入地论证,既充分又周密,令人坚信不疑。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借象传意法   

    借象传意,就是作者把文  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描写叙述之中,而不是明显地、生硬地直接说出。  这种方法写作动机上,是作者从客观事物或事件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产生了某种情感,从而  形诸文字。它往往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联想与想像的作用,通过熟悉的、具  体的、自然的东西的状摹,表现生疏的、抽象的、社会的东西,从而形成象征性的手法,展  示出象征性的某种哲理意义,使主旨深远,寄意深刻,给人深省、深味,接受启迪,得到教  益。    

    这便是所谓“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的象征性表现手法,常常采用委婉、曲折、含蓄的写法,去体现深刻的哲理,  寄寓长远的旨意。它可以用于构思全篇文章,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象征中华民族的质  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也可以用于局部,如鲁迅的《药》的结尾,以坟上的花环象征  革命的前景与希望。中学课文里选用象征手法的还有高尔基的《海燕》、巴金的《灯》、李乐  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   

    象征包括本体和征体两个  方面,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一种传统习惯和心理感觉上的特殊联系。运用象征    手法,必须紧扣这种联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征体的具体描写中。同时,要  找寻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接近处,展开对形象的深层次联想,对所状写的事物进行创造性  想像。最后,要选好象征物,充分显示象征物的本质审美属性,处理好点眼之笔。这样,就  可以构成一种诗的意境,使形象生动、思想蕴藉、感情真挚,整个作品富于哲理的深刻性和  艺术的感染力,显示出一种含蓄美,从而有力地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像。因此,这种文章的  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起来感到含蓄、生动,富于哲理、意味深远。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之  点睛明旨法   

    点睛明旨法又叫“画龙点  睛法”,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也要点睛。作文时,在关键地  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点睛明旨法”。  从作用看,一是向读者阐释了开篇背景描写的深刻含意;二是点破题目,明确主旨;三是留  下深长的思考;四是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有点睛,文章便生动精警,不点睛,便呆板平滞。  从句式上看,点睛明旨的警句多是议论句式。如《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为天下笑者,何  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前四段叙史实,末段发议论。这样写,能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过,点睛句也可以是叙  述、对话,甚至是描写等。    

    从位置上看,点睛明旨句  可在作品的不同位置。它可以置于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由此写出了内心苦闷和出游的原因,引出他来到荷塘排遣烦恼。再如郁达夫《故  都的秋》也是这样开篇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一个“清”,一个“静”便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奠定了全文浓厚抒情的基调。它也可以  置于文中,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写主人公玛蒂尔德为赔项链而十年苦斗、备尝艰辛时,作  者描述了玛蒂尔德的向往并进行了评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  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  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出人生遭遇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置于文  末,即“卒章显志”,如上面的《过秦论》便用了此法。因此,何时点睛,并无一定之规。  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点睛”处写深写透,使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活灵活现。     

    高考作文立意创  新之出奇制胜法   

    考场作文立意多求稳妥,  确保一个稳定,但如果人人满足于此,阅读岂不疲倦?也有一类文章,它们以“险”取胜,  “意”在人外,闪出智慧的灵光,令人读后不由拍案称奇,这种“奇”指的是不落窠臼,独  辟蹊径,走的是险道,险得成功,实际是一种创新。创新也就是创造。什么是创造?创造有  两个要件,一是“创”,二是“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想出新的;所谓“造”就  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构建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有人把这个过程概括为“荒谬的合理化”,  也即提出超越常理、违背常规甚至有些荒谬的构想和创意,然后想办法使之合理化,让别人  认为合情合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  一事物或同一材料,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  新奇独立的感受和心得。例如,同是看赛跑,人们总是赞美跑在最前面的人,嘲笑跑在最后  面 的 人 。 但 是 鲁迅先生却赞美“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  人。他把着眼点放在“不耻最后”者身上,发掘出他们身上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个立  意 与 众 不 同 , 不 但 新 奇 , 而 且 深 刻 。 那 么 怎 样 “ 出 奇 ” 呢 ?     

    一、出奇,要有甘冒风险  的勇气。出奇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思维,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满足  于四平八稳,如何能摧枯拉朽,推陈出新?凡有创新品质的学生,即使在大的立意观点方面  一 时 无 法 全 面 突 破 , 也 应 尽 量 在 细 小 的 方 面 “ 跳 一 跳 ” 。     

    二、出奇,要有拒绝平庸  的气度。拒绝平庸就要突破模式的束缚。模式是出奇的死敌,只有突破模式的桎梏,才能写  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只有从模式中突围出来,才能让创新的思想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当然,  我们鼓励“出奇”,但对“出奇”的认识要全面辩证。出奇要有基础,脱离了自己的实际就  会走火入魔,沦为猎奇或胡说八道。出奇也不会是横空出世、亘古未有之奇。对多数考生来  说,只能是较之一般人在某一点上新一点、深一点、广一点,巧一点。      

    高考作文立意创  新之旁敲侧击法   

    有时候,如题材、立意从  正面切入,无法出新,或者新意不足。于是我们常常借助“第三者”来切入正题,通过对“第  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这种不直接落笔,而进行间接描写,不正  面勾画,而进行侧面描写的方法,就叫旁敲侧击法,也叫烘云托月法。这种写法能使描写对  象更突出、更鲜明,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使笔下的人物更具吸引力。一般烘托可分为正衬、  旁衬和反衬三种。    

    一、正衬。即以同类事物  互相衬托,如以悲衬悲、以喜衬喜、以美衬美、以善衬善。通常以景烘托人物为多,如鲁迅  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墙上挂着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半边对联,  窗下桌上放着“一堆似乎末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