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文言体式刍议

                 高考作文文言体式刍议“删繁就简三  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恢复高考三十余年,命题变化之大,莫过于语文;语文试题命制  变化之大,莫过于作文。一位哲人说过:“事物发展如地球旋转,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  以作文为例,始而“命题作文”,继而“材料作文”,“看图作文”, 2001 年—2004 年,  “话题作文”风靡全国,2005 年达到鼎盛。大概是转完“一圈”的缘故吧, 2006 年,“命  题作文”再度走红; 2007 年,“命题作文”加上给材料而指定题目的试题(如江苏卷《怀  想天空》、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四川卷《一步与一生》等),总数已大大超过50%,于是  人们便把目光紧紧盯住“命题作文”。可是,2008 年高考试题一揭晓,研究者却大跌眼镜:  全国及各省市19 套试卷中,命题作文和给材料而指定题目的试题仅5 道,而“话题作文”居  然卷土重来,占绝对优势„„至此,师生们对以后的“领异标新”,反而不怎么愿意多想了。  庆幸的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已成为近五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的共同语。  因为实践证明,少数考生写成了诗歌,仅十几行,百来字,甚至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给阅  卷老师带来极大麻烦:打高分,不行,负面影响大,起码距“不少于800 字”的要求甚远;  不给及格,似乎又说不过去。虽然也有人大声疾呼:“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高考作  文应该鼓励学生写诗歌!”“建议制订一个诗歌评分标准!”是否可行?不得而知。再说,  评分标准如何制定,乃一大难题;即使有那么一天,评分标准已定,阅卷老师操作起来仍困  难重重。所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提法合情合理。但是,我们却从各地高考评  卷组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每年阅卷,各省市都可以从数以万计的答卷中看到若干份用浅易文  言文写出的文章;这为数不多的文章,竟然令老师们兴奋异常,竞相传阅。这一事实说明,  考生如用文言文写作,老师们是特别垂青的。然而,若干年过去了,各省市作文试题的“要  求”却并没有因此在“不少于800 字”之后加上一条:“文言文600 字左右。”不知出于什  么考虑,命题专家们不主张考生用文言文写作,因而,每年的文言文满分卷没见在媒体公开。  我则以为,写文言文虽不宜倡导,但也不必排斥,而在“要求”里补上一句,却是符合国情、  顺应潮流的。其一,《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  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中“热爱祖  国语言文字”句,自然包括热爱文言文语言形式和古代诗文作品之意。当今之世,讲和谐,  求发展,以人为本,科教兴国,“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精髓”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  点之一,相关的课题研究亦应运而生。一方面,始于上世纪末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蒙  学读物“三百千”的普及推广活动遍及城乡。曾记否?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  问大陆,4 月30 日下午,一行抵达母校西安后宰门小学进行参观,“小学长们”便以歌舞的  形式背诵《三字经》,令连主席欣喜非常。另一方面,教材建设紧跟形势,2000 年人教版高  中语文课本(必修)的编排,文言文教材约占二分之一!实施新课标后,教材虽不强求一律,  但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粤教版,“必修本”还是“选修本”,文言文比重都是很可观  的。潜移默化,渐染习得,通过三年学习,学生们文言文知识必然有一定积淀。检测结果表  明,绝大多数学生已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粗知古代经典的基本文脉,了解鉴赏诗文作  品的一般规律,学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而对于部分酷爱古代诗文作品的学生而  言,用浅易文言文完成一篇400—500 字的文章,应该不很困难。个别学生,甚至能用诗词歌  赋来表情达意。老师们或许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江西赣州八中少年大学生宁铂写的旧  体诗词是什么水平,那是令语文老师、甚至行家们都啧啧称奇的。而今天,宁铂式的学生,  宁铂式的诗词作品又何其多啊!其二,吕叔湘先生《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  文曾列举了专家学者对中学文言文去留的种种态度,而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则认    为:“至少有一部分学生是有这种需要(指学习文言文)的,那就是准备进一步学习文史哲专  业的。”先生设想,将来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少学或者不学文言,多学点数理化”,而让“另  一部分学生少学点数理化,多学点文言和历史”,这样“分槽喂养”,“学生的合理负担的  问题解决了,文言的教学问题也连带解决了”(以上引文均摘自《叶圣陶吕叔湘张  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事实上,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非重点中学,肯定有不少  学生是“准备进一步学习文史哲专业的”,他们对文言文特别感兴趣,不但爱读,而且还尝  试着写。如果试卷上有“文言文600 字左右”的提示,部分考生在试场上会擅其所长,大展  才情,这对于高校选拔人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言文600 字左右”  的提醒也符合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三老”关于文言文学习的精神。其三,资料  显示,港澳台地区的高考、联考作文,要求考生用文言文写作,这是值得借鉴的。当然,借  鉴不等于照搬,我们是否可以变通一下,不是“规定”考生“必须”用文言文作文,而只是  提醒考生,“可以”用文言文作文。这样一来,考生尽可以“八仙飘海,各显其能”:既可  以用白话文作文,也可以用文言文写作。这种提醒不但不会招致“克己复礼”、“言必称孔  孟”、“遗老遗少”、“落后倒退”、“无病呻吟”之类的大帽子扣来,而且会形成良性循  环。当一批用文言文写作的佳作华章出现时,评卷老师将喜形于色,拍案叫绝,进而给语文  教学教研教改带来反思。其四,有一个假想,在一位评卷老师面前同时摆着两份试卷待  评,一份是现代诗歌,一份是文言散文。毫无疑问,这位老师会先阅评散文。因为他会觉得  亲切、顺眼,他会觉得便于评卷、赋分。至于诗歌,倘若是“朦胧”的,“哲理”的,“意  识流”的„„起码就有点头疼;如果再遇上一两句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式的“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之类的短章,  则更是哭笑不得。相形之下,老师们宁可多评几份虽不怎么流畅、却还能表情达意的浅易文  言文答卷,也不愿啃一首如“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诗作——究竟该判为几类卷才算合理,  谁能吃得准?其五,考生是否用文言文写作,并不影响试题命制的模式。换句话说,试  题命制的指导思想、原则、难度、题型、要求等等,仍然不变;只须在“不少于800 字”后  面加上“文言文600 字左右”句即可。至于题面文字,可否用浅易文言文表述,尚有待于专  家调研之后再定;而作为考前练笔材料,倒不妨偶尔为之。如下例: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  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牛“将以衅钟”,齐宣王“不忍其觳觫”,遂发善心,下令“以  羊易之”。人皆疑之,觳觫既同,则牛羊何异哉?今人则不然。有报道言,某人收养病  犬若干,一时传为美谈。某人见一恶狼失足陷阱,狂嗥不止,竟援手相救。某人向穴中灌以  沸水,欲烫死一鼠,数日后,偶见一秃鼠率众幼鼠觅食,乃大惊失色,跌足顿首,痛悔不已„„  据称,诸多此等行为皆因敬畏生命,保护生态故,是堪师法、弘扬也。然为狂犬咬伤致  病,国内外尚无药可救;狗虽人类朋友,倘成立狗文化研究学会,其功过是非、劣行恶迹,  自有学者定论,无须吾等置喙。至于对狼鼠辈,大可不必生怜悯之心。若为敬畏生命保护生  态计,则吾等早该禁食各种肉类,甚至素食也是罪过。请以“凡事讲求度”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 字(文言文600 字左右)。题面几段文字,文白相杂,属浅易文言  文,应该对考生不构成障碍,但无疑增加了阅读难度。目的有二:一为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  能力,虽然极少数考生不能完全读懂,但大致意思不会弄错,并不影响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  一为鼓励文言文基础较好的考生用这种语言形式作文,以展示才华,获取高分。笔者曾做过  一个试验,将这道试题交给学生练笔,就有少数学生用文言文写作的。„„ „„“删  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扬州八怪”郑板桥题书斋之联,本指作画。他主张以  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  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用文言文作文,虽然并非“辟    新路”之举,也谈不上什么“领异标新”,但如果“文言文600 字左右”句有朝一日出现在  高考作文试卷上,那么,评卷老师将欣喜地看到,文言体式的佳作华章恰如姹紫嫣红的“二  月花”般怒放花丛,同样会令人悦目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