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地撤退
撤退,一向是被人们看做是不光彩的事,谁都不想灰溜溜的走,谁都想抗争到最后一刻直至能占山为王。然而,材料中提到:“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意在警醒我们:面对困难,可以理智地撤退,以退为进,未尝不能收获成功。
我们知道,在熊市中占着一只正在下跌的股票,只能是亏本。美国出兵伊拉克,占着别人土地不走,结果恐怖主义照旧抬头,国内怨声连连,还要增兵斥资,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失败。占领,只能让人得到了事物的表象,表面上对你点头哈腰,背地里出阴招损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理智地撤退,认清事物的本质。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是的,《孙子兵法》的第三十六计也是“走为上”。毛主席在面对国民党多次的围攻时,选择了撤退,实施战略大转移,漫漫长征,到达延安,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假如毛主席在围攻时不撤退而去死守井冈山,敌我兵力悬殊,很可能招架不住。正因为毛主席在战乱中能理智地分析形势,规划好军队,做好一切撤退准备,星星之火才能得以燎原,革命才能保住力量以便东山再起。
毛主席的理智撤退让革命获得成功,而诸葛亮的七擒七纵更是收获了别人的心悦诚服。诸葛亮每抓住一次孟获都将他放了,让他重新再战,直至七次,终使南蛮王降服。回国时,又不设一兵一卒驻守,退回西蜀。正因为诸葛亮不想着占领土地,以退为进,多次释放孟获,撤下兵来,这才使孟获心服口服地投降,不再滋事,正因为诸葛亮理智地分析了形势,蜀国才会得到片刻安宁。
理智地撤退并不是指一遇困难就选择回避,那只是懦夫。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形势,总结得失,权衡利弊,灵活地变通,决定是否撤退,这样才能更加周全。比如,我们在竞争中要努力面对,毕竟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退避是算不了成功的。而面对歹徒威胁勒索时要理智度量,撤退并不是一种坏办法。
因此,当我们面对两难局面时,不要急于占领,而应理智地分析,客观地评价。有一种成功叫撤退,理智地撤退,让自己保存实力,也使自己明白形势,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以退为进,也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点评】文章标题“理智地撤退”非常醒目,紧扣材料内涵要求,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态度。第一段紧承作文要求,提出中心论点:“面对困难,可以理智地撤退,以退为进,未尝不能收获成功。”主体论证部分,开始用熊市中的“占领”和美国出兵伊拉克为例,简要地分析“占领”之弊;接着用毛主席的理智撤退和诸葛亮的七擒七纵两例,具体分析“撤退”之利;最后辩证地论述理智地撤退的方法。从观点确立的原因论述到中心确立后的做法,文章主体部分用层进式结构,较为充分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结尾段回应中心论点,再次点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不足之处是,诸葛亮七擒七纵的事例与中心的联系不密切,有些牵强;联系实际生活过少,使文章的现实针对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