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慎独”

   “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  “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  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  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从作文题目所供材料与话题的关系来看,  可分为提示类材料话题作文和限制类材料  话题作文两种。如果是提示类材料,材料是  启发思路或举例的,那么行文不必扣材料,只扣话题即可,上一个专题已经讲到;如果是限  制类材料,材料对话题的范围起限制或规定作用,动笔前则必须归纳出材料的主旨,行文必  须“双扣”——既扣话题,又扣材料主旨。在考场上,由于时间紧张,精神紧张,往往不容  易有把握地判断材料到底是哪一种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张一律“双扣”,把“跑题”  的风险系数降低到0。

   该题材料引入和解释了一个词语——“慎独”;话题是“在无人的地方(时候)”,综合  二者来考虑,可知作文要表达的中心是“在  无人的地方(时候)应该做到慎独”。如果选择写议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思路:  在无人的地方(时候)为什么要做到慎独;不能慎独的表现有那些,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  做到慎独。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可以构想一个“无人”的场景,设置与慎独相关的情节,描  写人物与慎独相关的言行。无论是歌颂正面典型,还是鞭挞反面人物,都要围绕“慎独”做  文章,并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现。

   审题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  “独处”、“孤独”或“独自反省”等等。“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  背景之下要“谨慎不苟”;“孤独”偏得更远,比独处范围小;“独自反省”是“慎独”的  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以上这些理解都是差之毫  厘,谬以千里,似是而非。

   【优秀例文】

   慎独若空谷幽兰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警察时尚能遵守交通规则,没有警察时便横闯红灯;在众人  面尚能前讲究卫生,没有人时便乱扔果皮;有老师时尚能认真学习,没有老师时便拿出武侠  小说沉醉于刀光剑影之中„„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缺少慎独的品质。

   “慎独”是古人所推崇的一种高尚品质。孔子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  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  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时也是谨慎的。人不仅仅应该在公共场所  表现出一定的修养,独处时同样须要这样。保持高尚的品质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博  取他人的赞赏,它如同空谷幽兰,不因空谷而失却幽雅的姿态和可人的芬芳。

   疾风知劲草,同理,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东汉名臣杨震,一次途  径昌邑,曾受杨震提拔的昌邑县令王密半夜敲开他家的门,送他黄金十斤以谢提拔之恩:“夜  里没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谁说没人知道!”  态度绝决地把黄金退给了王密,其严格自律的慎独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刘少奇同志曾说:“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时候,应该做到‘慎独’,  不做坏事。”刘少奇同志也正是慎独的典范,文革期间,虽动乱不已,但他仍坚持为国计民    生操劳、工作,他位高权重,很多时候无人监督,但他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诸如以权谋私、贪  污受贿的坏事,成为人民心中的一座慎独的丰碑。反观个别“公仆”,会上大讲特讲勤政廉  正,会下大收特收不义之财,最终只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慎独”不应该只是先哲和伟人们的追求,我们当代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无论何时  何地,面对何人何境,我们都要做到严于律己,谨慎不苟;“慎独”也不只是不做大的坏事,  它应该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

   慎独的品德如空谷幽兰,虽处高山峡谷之中,虽在人们视野之外,却能坚守自己的本分,  保持自己的操守,独自绽放,独自飘香。

   [点评] 如果能找到一个精妙的比喻来表达材料的主旨或话题,并镶嵌到考场作文的题目当中,无异于一位姑娘有了一双水  灵灵的大眼睛,这篇作文正好取得了这种效  果。作者用空谷幽兰来比喻慎独的品德,十分新颖熨帖,并且在第2 自然段和结尾处照应阐  释了这个比喻,使文章题文呼应,首尾呼应,行文有序,结构严谨。此外,这篇议论文论据  的选择和论证方法的使用也值得称道,选用的论据有事实,也有名言;例证包括了古与今、  正与反等不同层面,很有代表性。论证方法运用娴熟,综合运用了例证法、正反对比法、引  证法、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