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推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新题预测及点拨、点评

  2012 年高考作文新题预测

   1[ 新 题 绽 放  ]    &  nbsp;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潮汹涌澎湃,气势夺人,这是实际的“浪潮”;新生事物蓬勃兴旺,这是  社会上的“浪潮”;人的感情如潮水起伏,这是“心潮”;走在时尚的最前沿,领导潮流的  人,潮流发型、潮流服饰、潮流品牌„„面对多种潮流,你有怎样的评判、感想或选择?

   请以“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缘由]

       2010 年全国高考在  命题内容上的共同特点是关注现实生活,虽然现实生活是无限的,但其包含的可提炼、可写  作的面总是有限的,故此,本题紧扣时代脉搏,从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潮流角度命题,从形  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力求比较新颖地切合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思路点拨]

   潮,这是一个比喻性的文题,含义非常丰富。在选择题材时,针对这个宽泛  的题目,切入点一定要小,要以小见大,即可以选择某一具体的“潮”。题目中的材料给了  我们几个可以写作的角度,可以写实实在在的海水,写它的起起伏伏、汹涌澎湃,还可以虚  写我们的情感经历,写亲情、友情等像潮水一样将你包围,可以写社会上涌现的一些潮流,  你对这些潮流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还可以写走在时尚前沿的一些人物等。

   [佳作精选]

   潮

   王莉

       九月的秋风吹来了  我那“只恐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的许多愁。

   离开了悉心呵护自己的父母,离开了百般关爱自己的初中老师,离开了初中  同学仰视敬佩的目光,我来到这所省级示范高中。这里强手如林,让我倍感失落,觉得自己  仿佛是一只落入狮群的猴子,在这里什么都不是,可这时偏偏又遇到个自称“站在青春尾巴  上”的潮人,他便是我的新语文老师——和父亲一样年龄的老胡。

   第一天上课,老胡便向我们公布了自己的QQ 号和电子信箱,说欢迎我们与他  交流思想和传送作文。哼!凭我“明察秋毫之末”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想在  我们面前表现自己新潮吗?

   大概因为心情不好,每次老胡讲课时我总会特别“认真”地听,专门听他哪  个字没有说准——他的普通话说得也的确够“普通”。

   后来,老胡不晓得是哪根筋搭错了,竟要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轮流演讲,说  是要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唉!这顶个什么用啊?最多就是让我们的上课聊  天合法化而已。拜托!我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需要的是在高考中夺高分上清华您懂不懂?  像您老人家这样玩新潮,让我们大谈什么社会热点问题,大概是想让自己显得没OUT 吧?

   时间在我与老胡的消极对抗中悄悄流逝,当我细数记忆的流沙,渐渐发现自  己过去的看法无一例外都是偏见。

   他公布QQ 号和电子信箱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新潮。据班上消息灵通的人士探  知,他这种做法已经坚持十多年了。老胡常常舞文弄墨,写高考下水作文和教研论文,早就    告别了钢笔稿纸时代,现已发表教研论文和散文1000 多篇了。况且眼见为实,第一次放假,  就有好几位同学通过电子信箱把自己的大作发给了老胡,老胡连夜精心修改并打印出来,星  期一早自习就将这些作文贴在了教室后面供我们“瞻仰”。

   我到底不是诸葛亮,老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并没按我预测的轨道进行。演讲  者都很认真,生怕讲不好被大家笑话,演讲前都查阅了很多资料,总是写好讲稿后才胸有成  竹地走上讲台,一个个都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一个个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老胡总是  不失时机地予以点评和表扬,弄得连傻子都看出诸如什么“观果思因”“观难思解”之类的  门道,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上台一展风采,大家的演讲热情算是彻底被老  胡“煽动”起来了。

   放假回母校看望初中老师,当他问起我现在的语文老师,得知是老胡时,惊  讶得有些夸张,说他一直是老胡的忠实粉丝,因为老胡把很多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教研成  就也是遐迩闻名,他经常登录老胡的教学博客,从中学到不少教学经验,最近还在电视上看  到他的专访,临走时还再三嘱咐,让我好好珍惜当名师学生的机会。

   十月的阳光驱散了九月的哀愁,就这样,我渐渐适应了高中新生活,也喜欢  上了老胡的语文课。第一次月考,我们班语文成绩勇夺全年级第一名。看来说老胡是校园潮  人也不错噢,他的确是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新课改的潮头。

   [魅力点评]

   作者描写的是站在新课改潮头的语文老师老胡的二三事,切合题意。从表达  上看,其最大亮点是成功运用了“抑扬法”,作者三抑四扬,前呼后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将老胡这位语文教学“潮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

   “我”离开原来优越的生活环境,带着沉重的失落感和对新环境的不满情绪,  难免会放大新老师的缺点,对新老师产生种种误解和偏见,这样顺理成章地将老胡一件件貌  似丢丑、充潮人的“糗事”娓娓道来,同样也是在写“潮人”——不过是“脑子不对劲”“脑  子潮了”的“潮人”,“抑”得自然,不着斧痕,照样扣题。

   后面的“扬”拨乱反正,写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加深,逐渐真正认识  了“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新课改的潮头”的老胡,与上文一一对应,对比鲜明,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临近结尾通过母校老师之口来赞美老胡称得上神来之笔,这是侧面描写,让“扬”  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胡平)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2【新题绽放】

   请以“一路有你陪伴”为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命题缘由】

   近年来命题者根据语文课改精神,正在逐渐让命题扣紧生活。以2010年为例,  “关注自我生活”与“强调文化积累”成为了命题的两大块,像“我生活的世界” “找回童  年” “绿色生活”等与全国卷Ⅱ的“善于浅阅读”、安徽卷的“吴兴杂诗”便是说明。我们  有理由相信,以生活为核心的命题思路,依然会成为2011 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一路有你陪  伴”,正好符合了命题的发展规律。

   【思路点拨】

   针对这道题目,四点需要注意。一是审题要准。“一路有你陪伴”,字面上  的意思是“和我结伴行走”。这里显然有引申义,指在生活道路上、在学习旅途中结伴行走,  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拼搏;友爱团结互助,彼此相勉,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前进。如  果只写“一起走过”,内容会显得肤浅。二是选材要实。选材应该从生活中来,重在叙事,  着力描写生活细节,那样才真实感人。好的选材是写父母、老师或同学伴我同行,书籍、音  乐等伴我同行,也很不错。三是立意要深。所谓“有你陪伴”,就是指伴我同行的日子是有  意义的,是积极的,给我以激励的,对我心灵是有震动的,对自己的人生是有启示的,或是  能改变了自己人生观的,等等。四是详略要当。这类文章一般以记叙为主,体现中心“相伴”  的内容要详写,无关的自然要略写,议论抒情语句不宜多,最好在结尾处深化主题——用几  句话点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佳作示范】

   一路有你陪伴

     高嵩

   采书香一缕,迎晨曦,送晚霞,我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题记

   曾懊恼没有生在书香世家,不能在骨子里便溶有你的真谛与精华。但感激你  的不曾妄弃,一路有你陪伴,我走过懵懂无知。走过轻狂迷茫,走向沉着成熟,一路高歌,  一路艳阳。

   读不懂字时便嗅到了你的香。我睁开懵懂的双眼,如初开的睡莲,轻轻地触  碰陌生的世界。而你,以春风的温柔抚慰花蕊,在梦中低语,告诉我怎样前行。那时我还小,  但因你,我背下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就在这似懂非懂的日子里,我  模模糊糊地记下了一些事情: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要真诚友善乐观向上,要认真仔细乐于  助人,要„„而正是这些,我一直未曾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

   相伴伊始,你用温存催开我心中的花蕾,在一个懵懵懂懂的世界里播下一缕  春色。

   也曾记年少轻狂,也曾迷茫。在一个叛逆的季节里我也曾不顾风雨地偏执,  忘记了宽容,忘记了善意,忘记了曾经相伴的你。然而,你不曾妄弃,你依然在那里,在一  个秋雨缠绵的下午你对我说:“与人相与,但取其长,勿计其短。若过刚梗之人,则需耐他  几分戾气;若遇佻达之人,则需耐他几分浮气。”已而间,我的心一片滂沱,擦干泪水,我  收起了那份轻狂。

   相伴的路上,你给我以心灵的对语,话虽不多,但字字千金难买。

   于是,我渐渐长大;于是,我渐渐成熟;于是,你帮助我用气质装点外表,    用内涵拓展深度。你给我美,将春吟成“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绚烂,将夏诵成“接天莲叶无  穷碧”的风景,将秋化为“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潇洒,将冬说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温馨;  你给我真,给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的感悟;你„„你给了我  太多太多的感悟与享受。

   相伴的今天,我更是因你而领略万物,一点一滴,全是真善美。

   一路有你陪伴,我一路心安。

   一路有你陪伴,我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魅力点评】

   作者因为喜欢读书,同时对古代名人名士又有非常深刻的追慕之情,于是很  自然地将笔墨放到了书籍之上。也正是由于选择了“阅读”这一角度,语言也就具备了出彩  的基础。“我睁开懵懂的双眼,如初开的睡莲”之类的句子,妙用修辞,读来唇齿留香;“你  给我美,将春吟成‘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绚烂”之类的句子,活用诗词,更是文采飞扬。有  了诗意的表达,有了深厚的底蕴,文章自然受人青睐。

   (罗小军)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3【新题绽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  人 民 服 务 之 中 去 。                                                                                          ——雷锋

    生 命 , 那 是 自 然 会 给 人 类 去 雕 琢 的 宝 石 。                                       ——诺贝尔

    生 命 不 等 于 是 呼 吸 , 生 命 是 活 动 。                                                 ——卢梭

    如 能 善 于 利 用 , 生 命 乃 悠 长 。                        

                          ——塞涅卡

    一 个 伟 大 的 灵 魂 , 会 强 化 思 想 和 生 命 。                                              ——爱默生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感悟,请以“生  命的厚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

   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命题缘由】

   人文关怀、人格精神、生命思考应该是人生的一个永恒话题,它与国家“以  人为本”的大政方针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当下人的  生存”的作文精神是一致的。青年时期是人格精神形成的重要阶段,高考作文命题一向关注  青年人的人格精神,并通过作文命题,在青少年的灵魂里融入积极的人格内涵、生命内涵。    这种理念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作文题中得到了广泛而直接的体现。在2010 年高考中,自强不息、  坚韧不拔、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知恩图报„„等优良的人格精神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者的  青睐。这种趋势必将在2011 年高考作文试题中继续得到体现。

   这道作文题就是从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角度来拟制的。目的是让考生在考  场上通过对生命厚度的思考去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生命,从而去规划人生、规整人生。  笔者认为,这样的命题贴近自我、关注现实,可以体现作文者对生命、对人生的“自我”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生是有话可说的。同时,题目立意背景宽广,90 后的张扬个性,也  可以在该试题中得到彰显。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标题作文题。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厚度”,“生命”是对“厚度”  的限制。作文时应该重点思考“厚度”的含义。“厚度”在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可以理解为  “价值”“意义”及其他与此相关的内容。“生命的厚度”是个比较“虚”的命题,作文要  写的丰富、深刻,光停留在议论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联想,化“虚”为“实”,在“虚”  的基础上,使“生命的厚度”实起来,丰厚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文中要有实证,即通过具  体的人事或议或叙。

   【佳作精选】

   生命的厚度

   黄晓燕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人生就像在走一条路,如果你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  那么就请增加他的厚度。”

   是的,人生有很多路,有那种笔直通向目标的大道,也有蜿蜒曲折的小径。  走不同路的人拥有着不同的幸福。迅速达到目标的人获得的是成功后酣畅淋漓的幸福,走弯  路的人有着欣赏路边风景后所拥有的沉甸甸的回忆与幸福。

   由此我想到我和我的父亲。

   我正年轻着,有着蓬勃的朝气。我趋向反叛,爱好冒险,无颜色的生涯是我  生命中的荆棘。我爱驱车独游,并不先认清哪里是方向,哪里是目标,遇到车辙不通处便只  有痛苦而返。我爱玫瑰,为它的色香亦为它冷漠的刺毒。我爱搏击狂澜,为它的庄严与伟大,  亦为它吞噬一切的天才。

   我就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走自己的路。我的路被我走的弯弯曲曲。每次  走到目标时,我不是被荆棘扯破了衣衫,便是让疲惫写满了脸。但是,我仍然自豪着,当我  望着因奋斗而粗糙的手时,当我的心归来,盛满旅途中丰富的经验和美丽的记忆时,当我向  世人宣告着我拥有的生命厚度时。

   我的父亲,他正与我相反着。他的白发、皱纹都宣告着他走入了生命的另一  季。他也有他独特的人生路,他愿意走直路。那是因为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已经品尝  了生命的滋味,他爱过,也恨过;失败过,也成功过。他可以超然的心情看“庭前花开花落”,  观“天上云卷云舒”;也可以进入“荣枯过处皆成梦,忧喜两态便是禅”的境界。那是一份  淡泊,一种幽远,更是一种生命的厚度。父亲因此幸福着,当他发现他的付出有了收获时,  当他发现成功已经在他足下时。

   人生有很多路。今天我选择走弯路,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厚度。也许三十年后,  我会选择走直路,那是为了给生命多涂一点成功的色彩。但无论走那条路,我都会幸福。今  天的幸福在于细节和过程的丰富,三十年后的幸福在于结果的完美。两者方式和结果不一样,  但都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厚度。

   塞涅卡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我和父亲都在各自的路上走着,  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利用着自己的生命。每当我们不期而遇时,各自的脸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微    笑。因为我们在路上,因为我们在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在增加着生命的厚度。

   【魅力点评】

   本文对题目“生命的厚度”理解正确。全文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结构流畅自  然。由诗人的名言引发观点,联系我和父亲的不同人生经历,采用对照的方法,表现两代人  对增加“生命的厚度”的认识;最后运用联想的方式进一步深化认识。对照和联想手法的运  用起到了化虚为实的作用,使“生命的厚度”变得具体可感,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  化了观点,而且也可以让读者在形象化的比照中,观照自己,受到某种启发。

   (郭吉成)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n  bsp;    

   4【新题绽放】

   请以“成就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命题缘由】

   一方面,新课程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发展,为高考命题着眼“自  己”提供了必要性;另一方面,近年来高考命题一直注意引导考生以自己的眼光看社会,由  于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性,这就为把视角由向外转向“自己”提供了可能性。“成就自己”  的命题价值还体现在,它不仅关注现实,关注自我,还以动态的眼光,辩证地考量了自我和  世界的关系,引导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路点拨】

   一眼看上去很平易的题目恰恰容易因审题和立意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得分差  距。这个方面,我们必须提高认识。

   “成就”的意思解读是写作的基础,在此,它显然是一个动词,“成就”不  仅是取得了一点成绩,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发展,它指向的是带有宏观意义上的理想实现和价  值实现。理解不到这个程度,作文内容就可能在轻描淡写中显得不够力度和深度。

   “自己”虽然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但在题目中,它的存在意味着文章  内容必须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起点;而且,在行文中,“自己”既是发展的主体,又  是感受的主体。所以,文章的内容离不开自我审视、自我规划、自我奋斗、自我感受等诸多    方面。当然,“自己”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

   文章内涵既可以记叙展开,也可以议论拓展,还可用其他文体。因总的观点  已经不好再翻新,如果写议论文,应在论证思路上寻找新的途径。对于这个题目而言,写记  叙性文章可能更容易出新,新奇的对象、别致的过程、意外的结果都能让读者耳目一新。

   【佳作精选】

   成就自己

   萧雅漫

   岁月无痕的风霜,打湿了逐梦的翅膀。我不过是一粒被遗落田间的豆种,想  用明天的成长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我不甘心时光那鄙弃的眼神,停滞我生存的希望。

   风雨的雕琢铸就了我的顽强,依稀记得与自己共处一室的那几位兄弟的模样,  只可惜岁月从不眷顾一个小生灵的存亡。被遗弃的我,选择留下,在这里,就在我的故乡,  我要用挺立的枝茎,泛起那曾被遗弃的绿光。

   与我同被遗弃的豆粒还有很多,他们或是逃亡或是流浪,只有极少几颗选择  留下。大概,逃亡或流浪是因为他们无可忍受田间的孤寂与即到的风霜。但留下,并非害怕  世间的闯荡会无处躲藏。

   秋风的萧瑟让我感到了无助,也平添了几许忧伤,我开始抱怨上天的不公,  可结局又能怎样?尚不如借这时断时续的狂风之力还自己一身整洁,造自己一所新  房„„

   终于,子夜的骤风太过眷恋这片土地,风卷着黄土漫过了我的身体,我又重  新回到了土里,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那一刻,温暖驱赶了寒冷与恐慌。就这样,我在自己的  “新房”中克制着自己的幻想和奢望,吮吸着那让我活下去的甘泉与营养,好让自己可以生  存下去,也好让自己实现愿望。

   我坚持了下来,顽强的毅力和对生的欲望,让我忘记了寂寞,遗忘了忧伤,  战胜了寒冷,也等来了春的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