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高考作文: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考场作文创作小小说不失为赢得高分的好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在  考场上“创作小小说赢得理想分”的写作方法。       一、小小说的文体特征

       要想写好小小说,必须先明白何为小小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  袖珍小说、迷你小说。小小说是上世纪50 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比短篇小说篇幅更短、情节更  单纯的小说。小小说往往只撷取社会生活中的片言只语——或是一个生活片断,或是一个生  活场景,或是几句对话,或是一段心曲,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地反映社会生活。小小说虽然  “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说首先是小说,也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段,  并运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进而在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中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主  题思想。与其他类型的小说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小”。小小说一般几百字,最多  也就千字左右,所以要写好小小说必须在“小”上下工夫,即应该在小而精致、小而巧妙、  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等方面下工夫。当然,小小说之所以会被人们珍爱,会令人们着迷,不  仅在于它篇幅短小,更在于它特有的高超巧妙的艺术性。

       二、小小说的写作技法

       小小说必须具有人物、情节、环境等小说的要素。考场上要写好小  小说,还应该在立意、情节和结构上体现以下三个“追求”。

       1.追求立意上的“标新领异”。

       小小说因受字数限制,往往不能设置复杂的情节,讲述曲折的故事。  小小说能深深打动人的应该是其较大的社会容量。因此,写好小小说的关键就是它的立意,  即小小说的立意一定要新颖、深刻。换句话说,就是要如同郑板桥所说的“领异标新二月花”  一样,小小说的立意必须选好角度,充分寻找那些能够体现此事物有别于彼事物的个性特征,  站在时代的前沿,关注并审视社会生活,言他人所未言,道他人所未道,给读者以思维的独  特感、见识的卓然感、时代的新鲜感,从而使读者获得新的信息,进而激发新的联想,获得  新的感悟。

       2.追求选材上的“小中见大”。

       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的是要有  能够小中见大、以一当十的选材。“小中见大”,就是可以从一点看到全局,或可以在个别  中体现出一般,或可以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小”,不仅指形式短小,更主要的是主题思  想要凝练;“小”,并非思想意识窄小,而是要把思想意识压缩成大问题的结晶。因而,要  想写好小小说,一定要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材料,如某个特定的场景、细节  或侧面,才能揭示生活的本质,给读者以心灵上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迪。值  得注意的是,小小说的细节还往往不仅是小小说的主要情节,更是吸引读者、塑造人物形象  和反映主旨的根本。

       3.追求结构上的“新奇巧妙”。

       小小说无法以复杂多变的情节取胜,因此必须有巧妙的构思、独特  的布局,或以匠心独运、尺水兴波的方式制造巧合,并设计“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的结局。有人说,“短篇小说是写高潮的艺术,小小说是写结局的艺术”。此话的确精辟。  还有人说,小小说是“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此话也很有见地,因为它明确指出了小小说  对结局的要求比任何一种小说形式都要高、都要难、都严格的标准。关于小小说的结尾方式,  最常用的是“反常合道法”。所谓“反常”,是指故事情节要出人意料,即要使人物、情节  在出人意料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所谓“合道”,是指故事情节要合乎逻辑,要符合人物  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

       【佳作赏析】

       最贵的捐赠

         去捐赠的路上不少人都沉默着。大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  不说话,脚步却在不断加快。“5·12”深深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我紧了紧有些松的绳子叹  了口气,转头却撞上了一对母女。母亲将一大床崭新的被子放在地上,低着头似乎在跟女儿  说些什么。因为好奇,我放下我的捐赠品凑了过去。(不仅场面描写细致、逼真,给人以身临  其境之感,而且还巧妙地展示了人们内心的沉痛。开篇即点明背景、环境、人物,并预示了  情节的发展,的确相当精警。)

       小女孩的脸涨得红红的,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眼泪  不停地打转。(描写细腻、精练。)

       “发生什么事了?”我探头问道。

       (看似随意一问,却问在了读者的心坎上,起到了很好的设置悬念的作用。)

       母亲抬起头,无奈地看了我一眼说道:“你看这孩子,明明说好要  把自己最喜欢、灾区儿童最需要的东西拿来捐,可她却只拿了一个旧得不行的洋娃娃。”(欲  扬先抑。)

       我正想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可还未等我说完,小女孩便  开口了:“可是,灾区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舍不得送给他们呀!”(不仅真实地刻画了  孩子心灵的纯真,而且还巧妙地营造了误会,从而更加牵动了读者的心。)

       “有什么舍不得呀?”母亲似乎生气了,“地震让他们失去了那么  多,你只是捐了一样东西,有什么呢?妈妈以后再给你买。”(误会加深,高潮渐起。)

       “可是,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小脸越来越红,小嘴一直撅  着,说不出话来。(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矛盾心理的深入刻画,这就使孩子的形象慢  慢地清晰起来。)

       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接着母亲的话说:“是呀,小妹妹,灾区的小  朋友多可怜啊!他们的家没有了,甚至有的连亲人也没有了,我们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东  西捐给了他们,即使是你不要的东西,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从另一个侧面渲染  了矛盾。)

       谁知,我刚说完,小女孩就急了。“什么不要了呀!我也离不开!  我也得要!”小女孩跺着脚,满脸通红地说。(小女孩急了,是什么使她“急”了?是什  么她“离不开”呢?简略的几笔,写得既形象又真实,而且还波澜再起。)

       “要也不行,走,回家拿去!”母亲喊道。(既刻画了母亲的一片爱  心,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小女孩被母亲吓了一跳,低声说道:“真的要捐吗?”母亲和我都  认真地点了点头。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头说道:“那——不用回家拿,走吧。”(又给  读者留下一个谜,有层层设置悬念之妙。)

       到了捐赠点,母亲把被子拿给志愿者后低头对小女孩说:“你的东  西呢?”(蓄势渐至高峰。)

       小女孩抬头看了妈妈好久,然后把妈妈拉了过去。(以行动展示心理。)  

       “叔叔,”小女孩对志愿者说,“我捐妈妈。”(高潮陡升,令人  沉思。)

       全场一片哗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头,小声地哽咽道:“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没有  了妈妈。他们好可怜!我想,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妈妈——”说着,眼泪不停地掉落到地面  上,溅起的灰尘还形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至此,谜底揭开,不仅小女孩纯真无瑕的心灵  被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结尾还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思索空间。)

         【评析】

       这篇小小说是2008 年全国卷Ⅰ的满分作文。文章在大中取小中截取  了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又在小中见大中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一个小小  的捐赠事件,从儿童的内心世界出发,再现了大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的感人场面,角度小巧,感人至深,真可谓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这篇小小说,情节曲折起伏,一波三折,摇曳多姿,欲扬先抑表现  手法的使用效果很强烈。单就故事情节而言,一开篇便设置悬念,留下“包袱”,并层层设  疑地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直至最后才猛然抖开“包袱”,给人以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之  感。再看欲扬先抑表现手法的使用,前面的铺垫的确十分到位,先是让人感到小女孩十分小  气,最后却突然一转,豁然开朗,让读者一下子就意识到小女孩忍受的巨大痛苦以及她捐赠  妈妈的崇高精神。从这篇小小说铺叙的令人感激涕零的故事中,我们完全可以探寻到小小说  创作的真谛。

       (作者单位:吉林松原市二中)